“阿兄?”

蕭恪之一手摸着她的後頸, 意味深長地重複一遍這兩個字。

楚寧被他粗糙的掌心摸得背後起了一層細細的疙瘩,忍不住往前挺了挺身子,卻恰好與他貼得更近。

“是呀, 他是最親近的阿兄。”她眨眨眼, 無辜地望着他,好似根本不懂他的意思似的, 非要他明白地問出來。

蕭恪之也的确不願将話藏起來, 遂問:“你與他之間,可有別的情意?”

楚家只楚寧一個獨女,趙彥周又姓趙,這個“阿兄”,恐怕只是個表兄吧。表兄妹之間青梅竹馬, 暗生情愫的事并不少見。

“陛下以為如何?”她将下巴抵在他的胸口, 仰着臉看他。

他面無表情,眼裏暗光浮動, 話音堅定道:“朕以為沒有, 自然也希望确實如此。”

楚寧也不開玩笑了,而是神色認真地對上他的目光,輕聲道:“他是兄長, 像嫡親兄長一樣的人。”

沒有男女之情, 只有兄妹之誼。

蕭恪之的臉色慢慢緩和下來。他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,既然她如此說, 自然便不再有懷疑。

可這回,楚寧卻有些驚訝,甚至有些将信将疑。

“陛下不生氣了嗎?”

這話,她很久以前就同蕭煜說過。可蕭煜面上應了,卻依舊背着她對趙彥周下狠手。

人人都道女人心眼小, 愛争風吃醋,可男人難道不是一樣的小肚雞腸嗎?

“你說清楚了,朕自然就不氣了。”蕭恪之轉了個身換成仰卧的姿态,一手攬着她,讓她将腦袋枕在自己的胸口,語氣裏果然已沒了先前的緊繃,“怎麽,你不信?朕連你已成婚了都不介意,難道會因為你有一個表兄就懷疑自己?”

楚寧愣了下,忽然笑了。他一個從小受盡冷落的皇子,也不知是怎麽被養得這般自信的,大約這就是天生的王者吧。

她心中有幾分暖意,也不急着入睡了,幹脆枕在他胸前,将趙彥周年少時就被她父母養在身邊的事娓娓道來,提及他滿腹的才華時,語氣裏不乏惋惜與心疼。

“……他十四歲應弟子舉便被舉為神童,如此少年得意,本該有大好的前途,卻因我家中的事蹉跎至此。”

蕭恪之聽得極認真,這才逐漸想起多年前似乎的确聽說過,楚虔榆家中一位表侄少年有才,原來就是這一個。

“的确可惜了,分明是能進翰林院的,如今卻只能在東宮管庶務。”他對蕭煜的事也知道些,明白東宮的種種大事都是侍讀徐融主持的,趙彥周雖是司直,卻鮮少露面,不為多數人知曉。

只是,想到他那侄兒的性情,他心裏忽然感到一陣異樣:“如此人才,又與你親近,太子能容得下他?”

“自然容不下。”提到這事,她的目光越發黯淡,“他為了能留在東宮,付出了……付出了許多。”

她想将太子私自對身為待制官員的趙彥周用刑的事說出來,可這到底事關人的尊嚴,她不想在別人面前揭兄長的痛。

蕭恪之也沒追問,對付一個讓人不放心的男子的手段并不太多,只在心裏粗粗思量一番,便大約能猜到了。

果然是他那侄兒的做派,面上大度寬容,內裏陰險狠毒。

他忽然猶豫起來。先前本想好好待她,等她慢慢體會到他的好,也變得與他一樣願意勇敢邁出去的時候,再将她從太子身邊帶走。可每一回多了解她一分,也會多了解一分太子對她造成的傷害有多大。

他有些舍不得讓她繼續過原來那樣壓抑的,提心吊膽的日子。

“你很在乎名聲?”他摟着她,輕輕撫摸她的脊背,不經意地提起。

要将她帶回後宮,必免不了流言蜚語,他自然是不在乎的,可若她在乎,他也會有所顧忌。

楚寧想了想,搖頭道:“我已經這樣了,哪裏還能再關心這些?如今只想替父親掙回一個清白罷了。”

她連廉恥都不要了,哪裏還敢在乎名聲呢?

蕭恪之目光複雜地看着她,好像要将她看透似的,許久才道:“朕明白了。”

沒人是生來不在乎自己的名聲的。他的不在乎,是因多年來野慣了,若太循規蹈矩、戰戰兢兢,反而走不到今天。可她不一樣,她是個女人,是個出身良好,卻落入窘境的女人。

楚虔榆的事,許多人都知是樁斷錯的案子,沒人相信他會真的做出那些大逆不道的事,即便被降罪,朝臣中依然不乏對他十分敬佩、惋惜的。

如此情況下,她依然想替父親恢複身後名,可見她是在乎的,只是面臨的處境讓她不得不放棄罷了。

這話是他多問了。

既然她在乎,他便再忍一忍吧,這時候便急着行動,會将她至于風口浪尖之上,被無數流言蜚語沖擊。

“怎麽了?”楚寧輕聲問,覺得他今夜格外溫柔。原本那天将話說開後,她還覺得有些尴尬,現在卻統統沒了,反而覺得沒了顧慮,十分安心。

“沒什麽。”他揉揉她的腦袋,像哄孩子入睡似的一下一下有規律地輕拍她的後背,“不是困了?睡吧。”

她興奮了一陣,一聽這話,下意識又被困意擊倒,直接耷拉下眼皮,昏沉之餘,不忘咕哝:“我不是小女郎……”

耳邊是他的輕笑和低沉的嗓音。

“比朕小整整七歲,可不是個小女郎?”

可她已飛快地墜入夢中,再聽不到了。

……

惡劣的風雪後,終于迎來暖陽。

楚寧一貫醒得早,天才亮,便已睜開了眼,卻沒料到,蕭恪之醒得比她更早,已看了她不知道多久。

“陛下怎醒了也沒動靜?”她腦中還有些懵,睜着迷蒙的眼忍不住打了個呵欠,又給晶亮的眼蒙上一層水霧。

“你昨夜太累,該多睡一會兒。”他說着,自發地湊近要去吻她的眼。

楚寧輕哼一聲,忍不住扭開臉躲避,卻恰被他含住一邊耳垂。異樣的觸感從耳畔傳來,頓時激出一陣潮紅,從耳邊開始,漸漸爬過脖頸與臉頰,粉嫩與白皙交織,格外動人。

“陛下……”她已經敏感地察覺到他的變化,慌忙要推他。

他幹脆翻身上去,壓着她或輕或重地親了許久,才意猶未盡地勉強放開。

“夜裏睡得可好?”

楚寧紅着臉喘着氣,輕輕點頭,被他拉着坐起身,拾起丢在一邊的衣物一件件穿上。

天氣雖冷,沾了雪的氅衣依然幹了。她将自己裹緊,走到窗邊推開窗棂,探出腦袋看看外頭的天氣。

明媚的陽光頓時投射過來,稍稍沖開些許寒冷。

“天晴了。”她輕聲說話,呼出一道道白霧,又迅速消散在空氣裏,“該回去了。”

話音落下,屋子裏便靜了。

蕭恪之慢慢走到她身後,将她拉進懷裏:“還得等湯泉宮裏的人掃雪清道呢,怎麽也有一兩個時辰。”

外頭守着的侍衛早就時刻留意着這處了,一見窗開了,便将洗漱的水與溫着的早膳送進來。

依舊是與昨晚一樣的腌菜與湯餅,兩人洗漱後對坐而食,格外和諧。

翠荷捧着新換了熱水的湯婆子過來,送到楚寧的懷裏,輕聲道:“趙司直一早已經先上山去探路了。”

“這麽早?山上積雪多,路滑,到底危險,他帶了幾人過去?”楚寧心裏擔憂,趙彥周到底是個文弱的書生,雪地裏跋涉定有些吃力。

“帶了兩名仆從過去。”

“兩人,實在少了些。”那些都是最普通的侍從,平常在東宮料理事務還算在行,要在雪地裏穿行,卻不一定擅長。

蕭恪之在一旁聽着,沖門外的靳江招招手:“派三個人跟上去,護着趙司直。”

靳江立刻應“喏”,下去安排。

皇帝身邊的侍衛都是身強力壯的軍士,自然十分可靠。楚寧放下心來,轉頭沖他道謝。

他看一眼屋外的雪色,忽然來了興致,伸手将她一把抱起,大步朝外行去:“走,朕帶你出去看看。”

楚寧吓了一跳,忙環住他的脖頸,想将臉埋起來。

幸好觀中的道士們早在侍衛的提醒下留在了屋裏,一路過去,沒有生人窺探。

蕭恪之帶着她到自己的黑色駿馬邊,讓她坐穩後,緊跟着翻身而上,将她圈在懷裏,拉着缰繩催動馬兒前行。

“這是要去哪兒?”楚寧望着滿眼的皚皚白雪,聽着馬蹄踩進雪裏發出的輕微噗呲聲,心底生出一種惬意的趣味來,“陛下難道要帶阿寧去看雪景?”

蕭恪之笑了聲,一手拍拍她的肩,搖頭道:“只是去個地方罷了。雪,朕見得多了,早膩了。甘州那兒,每年下的雪比長安多多了,荒郊野外,不但大雪過膝,還常有野狼出現,稍有不慎,就會出事。”

說起野狼,楚寧一下想起他豢養的那頭叫維摩的灰狼,不由問:“陛下不就有一頭狼?聽說,還與陛下有些淵源呢。”

“是啊,維摩,它曾救過朕的命。”他提起當初的事,眼裏閃過幾分感慨,卻并沒有傷痛與難堪。

反倒是楚寧,聽了這話,想起過去的驚訝:他是大涼的皇子,到底在邊疆過着什麽樣的日子,才會有生命危險,而朝廷中,卻沒聽到過任何消息?

“陛下——在甘州過得艱難嗎?”

“艱難?大約算吧,才去那兩年,的确覺得難,後來習慣了,便都沒什麽了。”他替她将被風吹得有些散開的氅衣裹緊些,慢慢說起那時的事,“維摩就是到那兒的第三年出現的。”